中国-东盟博览会(CAEXPO)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深化合作的核心平台,每年吸引来自全球的政商精英、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与。语言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,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会议成效。其中,多语种同声传译(SI)是保障信息高效传递的关键环节。
语种数量与覆盖范围
中国-东盟博览会的语种需求随参会国家及议题动态调整。早期(如2007年)以英语、泰语、越南语等基础语种为主;近年来,随着东盟内部合作深化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推进,语种覆盖逐步扩展。例如,2016年博览会采用汉语、英语、泰语、越南语、柬埔寨语、老挝语、缅甸语7种语言同传;近年则调整为英语、泰语、越南语、老挝语、印尼语、缅甸语6种语言。印尼语的加入反映了印尼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的重要性,也凸显了语种选择的灵活性与战略考量。
东南亚语种同传的难点
设备升级与信号覆盖
传统同传依赖有线接收设备,但大型会展需兼顾室内外多会场同步。百睿德通过部署BOSCH数字红外同传系统,结合多信号基站与智能接收终端,实现室内外无缝覆盖。例如,在博览会上,其设备支持6种语言同时传输,确保数千名与会者通过耳机选择目标语种,且信号稳定性不受场馆结构干扰。
云同传与远程协作
针对疫情后线上线下混合办会趋势,百睿德推出云端同传解决方案。译员可通过远程接入系统实时处理多语种翻译,数据加密传输保障信息安全。东盟博览会期间,印尼语同传团队即通过云端协作,为线上观众提供低延迟服务。
人工智能辅助降本增效
百睿德开发AI辅助翻译平台,预存高频术语库(如“中国-东盟自贸区”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”),并利用神经网络优化译文流畅度。译员仅需对AI初译结果进行校对,效率提升约30%。这一技术尤其适用于展商推介会等高频次、标准化内容场景。
全链条服务能力
百睿德自2009年起参与东盟博览会,从初期提供基础同传设备,逐步发展为涵盖设备租赁、译员派遣、技术支持、会后译稿整理的一站式服务商。例如,东盟博览会期间,其团队不仅部署了无线导览系统,还为印尼语论坛提供同传+实时字幕的双模式服务。
专业译员团队的核心竞争力
百睿德签约的译员需通过“语言能力+行业知识”双重考核。以东南亚语种为例,译员需具备至少3年国际会议经验,并熟悉东盟国家贸易政策、文化禁忌。2022年,其越南语团队曾为某中越农业合作项目提供精准术语翻译,避免因“热带作物”表述差异导致的合同误解。
应急响应与本土化支持
针对突发情况(如设备故障、临时增开分会场),百睿德建立快速响应机制。例如,2024年博览会某分会场因网络中断,技术团队在15分钟内启用备用5G传输方案,保障老挝语同传不间断进行。此外,其南宁本地化服务中心可24小时响应需求,提供多语种紧急口译支持。
在第21届中国-东盟博览会上,百睿德面临三大挑战:
百睿德通过以下方案成功应对:
随着中国-东盟自贸区3.0版谈判推进,语言服务需求将从“信息传递”向“价值创造”升级。百睿德计划进一步整合AI技术与行业知识库,开发垂直领域同传解决方案(如医疗、新能源),并探索元宇宙场景下的沉浸式翻译体验。其目标不仅是消除语言障碍,更成为区域经济文化融合的“隐形推手”。
中国-东盟博览会的多语种同传服务,既是技术实力的试炼场,也是区域合作的缩影。百睿德多年深耕,以创新技术破解东南亚语言复杂性难题,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的民心相通提供了坚实支撑。未来,随着人工智能与区域一体化的深度融合,语言服务将释放更大潜能,助力中国-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向新高度。
Copyright © 2007-2025 百睿德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11014461号-2